世界相联,万里之外的肯尼亚成了国人瞩目的地方。4月2日的清晨,东北部加里萨市莫伊大学,四名武装分子疯狂射杀无辜学生,包括142名学生在内的148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还没有看到4月2日的太阳就随风而逝,另有上百人受伤。 一个名叫珍妮特.阿基尹的女大学生在死亡前的最后一刻,用颤抖的双手给男友发出了她人生的最后一条短信:“亲爱的,他们朝我们走来。我们就是下一个。如果我们再也见不到彼此,请相信,我真的非常爱你。” 读着这条短信,我悲从中来,不能自抑,任泪水长流。这是一个悲伤的时刻,这是一个恐怖的时刻,这是一个温暖的时刻。这里有血腥,这里同样有着人生的美好,爱,温暖了这个黑色的黎明。 让我不能停下思索的还有肯尼亚内政部5日证实的消息:4名武装人员中,有一人是来自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大学的法学专业毕业生。他的名字叫阿布迪拉希姆·阿卜杜拉希,肯尼亚索马里族人,2013年毕业于内罗毕大学法学专业,成绩优异,被熟悉他的人称为“一名有才华的准律师”。 一个法学院的优等生做出了让人瞠目的反人类事件,这不能不是法学教育的悲哀。生命和美好在他的眼中没有任何价值,当他端起枪,将冰冷的枪口对准一个个无辜生命的时候,我们无法将他的学业背景与惊人的血腥联系在一起。法学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优良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,是为了让世界上的人们能够快乐、健康地生活,它追求目标永远是人类的幸福。而一个法学院的“优等生”却走出校门后,端起枪,对准了校园里同样年轻的学子们,一个不可理喻的事件发生了,它给我们的法学教育敲响了警钟。 不错,法学教育首先是技术的教育。但是技术教育之先是人格的教育,我们不能容忍从法学院培养出来的竟然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。可以有自己的信仰,可以有不同的政见,但是不能没有基本的人性和道德,不能没有敬畏,不能没有底线。阿布迪拉希姆·阿卜杜拉希在4月2日清晨的枪声里粉碎了这一切。 极端的事件让我们震惊,也让我们警醒,法学教育必须重视人文教育,而且要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,强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,让人文评价成为学业成绩的一部分加以考核。有了良好的人格教育,有了良好的人文情怀,还会有阿布迪拉希姆·阿卜杜拉希一样的法学“优等生”,冷酷地朝着无辜的人群射出一串串罪恶的了弹吗? |
|
|
|